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被引:309
作者
刘遵义 [1 ]
陈锡康 [2 ]
杨翠红 [2 ]
Leonard KCheng [3 ]
KCFung [4 ]
YunWing Sung [5 ]
祝坤福 [2 ]
裴建锁 [2 ]
唐志鹏 [2 ]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
[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 香港科技大学
[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
[5] 香港中文大学
关键词
非竞争(进口)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加工出口; 非加工出口; 国内增加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种能够反映中国加工贸易特点的非竞争(进口)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提出了一个国家全部出口与分部门、分大类商品的单位出口对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拉动效应的计算方法,从数学上证明了出口总值等于出口商品所包含的完全国内增加值与完全进口额之和,并据此编制了2002年中美两国的非竞争(进口)型投入占用产出表,测算和分析了中美两国出口对各自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3+206 +206-20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  
中美贸易顺差结构分析与对策.[M].张燕生;刘旭;平新乔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M].许宪春;刘起运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M].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编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
[5]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 [J].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
世界经济, 2006, (05) :3-11+95
[6]  
ADJUSTED ESTIMATES OF UNITED STATES–CHINA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AN UPDATE.[J].K. C.Fung;Lawrence J.Lau;YanyanXiong.Pacific Economic Review.2006, 3
[7]  
Estimation of commodity-by-commodity input-output matrices.[J].Lars Bohlin;Lars M. Widell.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2006, 2
[8]  
Adjusted estimates of United States–China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 1995–2002.[J].K.C. Fung;Lawrence J. Lau.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3, 3
[9]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Hummels, D ;
Ishii, J ;
Yi, K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