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经济文化的世界走向——《资本论》中的王茂荫

被引:15
作者
叶坦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经济文化; 全球化; 民族性; 资本论; 王茂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9 [贸易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本文立足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思考 ,以马克思经典著作《资本论》中惟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为例 ,系统考察中华文化中颇具地域特色的徽州经济文化的世界走向。特别注重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中国因素及其价值 ,强调中华民族传统经济理论对世界经济学的贡献。力图通过民族性、区域性的个案研究 ,揭示其对于全球化、普适化理论的意义 ,将以往的相关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拉直关于王茂荫的问号 [J].
江志伟 .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2) :26-28
[2]   经济文化一体性理论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 [J].
叶坦 .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3) :16-21
[3]   经济文化一体性的理论思考 [J].
叶坦 .
沿海企业与科技, 1997, (04) :4-6
[4]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J].
余英时 .
中国文化, 1995, (01) :1-25
[5]   王茂荫及其货币理论 [J].
袁一堂 .
学术界, 1992, (04) :56-61
[6]   宋代纸币理论考察 [J].
叶坦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0, (04) :133-145
[7]   两宋时期的经济理论考察 [J].
叶坦 .
经济研究, 1990, (08) :75-80
[8]   王茂荫及其货币理论 [J].
陈平民 .
天津社会科学, 1984, (02) :19-21+7
[9]   王茂荫的财政与货币金融思想 [J].
张守军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1)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