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减磷配施有机肥的磷肥效应与磷素动态变化

被引:12
作者
韩晓飞 [1 ,2 ]
谢德体 [2 ]
高明 [2 ]
王子芳 [2 ]
陈晨 [3 ]
祁乐 [2 ]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辽宁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减磷配施有机肥; 磷素利用率; 磷素流失; 控源节流;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6.06.035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探索长江上游稻油轮作系统减少农田磷素流失和有效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最佳施肥模式,降低磷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采用长期田间定点试验并结合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了化肥配施猪粪和水稻秸秆还田对紫色土磷肥效应及磷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作物施肥基础上配合施用有机肥,适当减少化学磷肥施用量,对作物产量没有显著的减产效应,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田磷素损失,提高磷肥利用率。水稻磷肥利用率总体表现为常规施磷量减20%+猪粪有机肥(MDP)>常规施磷量减20%+秸秆还田(SDP)>常规施肥+猪粪有机肥(MP)>常规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P),各处理利用率在20%25%之间。油菜磷肥利用率总体表现为SDP>MDP>MP>SP>P,各处理利用率在17%29%之间。在水稻生长前一个月内,田面水总磷含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常规施肥(P)比不施磷肥(P0)处理总磷含量高4倍左右。各处理中磷含量大小表现为P>MP>SP>MDP>SDP>P0,配施有机肥可以提高稻田土壤对磷的吸附,降低前期土壤磷向水体中释放,配施秸秆比配施猪粪对减少土壤磷素流失效果更好,磷肥施用后的7~10天内是控制稻田磷素流失的关键时期。油菜蕾苔期的土壤有效磷含量较苗期明显降低,但在油菜开花期和收获后期,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上升,油菜生长花期以后是土壤有效磷淋失的主要时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化学磷肥减量并配施有机肥是应对农业面源污染"控源节流"的较好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3+238 +2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激发式秸秆深还对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赵金花 ;
张丛志 ;
张佳宝 .
土壤学报, 2016, 53 (02) :438-449
[2]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黄褐土氮磷淋失的影响 [J].
胡宏祥 ;
汪玉芳 ;
陈祝 ;
刘晶 ;
徐启荣 ;
马友华 ;
王闵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5, (05) :101-105
[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磷淋溶的影响 [J].
习斌 ;
翟丽梅 ;
刘申 ;
刘宏斌 ;
杨波 ;
任天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 (02) :326-335
[4]   长期秸秆还田对华北潮土肥力、氮库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赵士诚 ;
曹彩云 ;
李科江 ;
仇少君 ;
周卫 ;
何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06) :1441-1449
[5]   模拟条件下太湖直湖港地区桃园土壤不同施肥处理氮磷淋失特征 [J].
刘之广 ;
陈宝成 ;
张民 ;
李允聪 .
水土保持学报, 2014, 28 (03) :227-231
[6]   施硅对土壤-水稻系统中磷迁移的影响 [J].
李仁英 ;
沈孝辉 ;
谢晓金 ;
徐向华 ;
李映雪 ;
黄文秋 ;
霍云亭 .
土壤学报, 2014, 51 (02) :423-428
[7]   减磷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源库特性及磷积累的影响 [J].
莫钊文 ;
李武 ;
段美洋 ;
潘圣刚 ;
田华 ;
唐湘如 .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 (06) :2361-2366
[8]   施用猪粪有机肥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J].
郭智 ;
周炜 ;
陈留根 ;
郑建初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6) :21-25+61
[9]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作物养分利用率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J].
张玉平 ;
荣湘民 ;
刘强 ;
谢桂先 ;
黄涛 ;
吴魏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3) :44-48+54
[10]   油稻轮作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J].
孔文杰 .
作物杂志, 2013, (03)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