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34
作者
耿中元 [1 ]
惠晓峰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M1; M2; 中介目标; 相对增长速度;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09.09.01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0 [货币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M1、M2均符合可测性要求。稳定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M1比M2更具可控性。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和基于M1、M2相对增长速度的分析结果表明,M1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好于M2。因此,我国仍应将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M2作为观测目标,并要加强对M1的相对增长速度的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J].
丁文丽 ;
刘学红 .
经济科学, 2002, (06) :44-51
[2]   论我国M2对GDP的比例 [J].
曾令华 .
金融研究, 2001, (06) :59-66
[3]   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J].
蒋瑛琨 ;
刘艳武 ;
赵振全 .
金融研究, 2005, (05) :70-79
[4]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与比较 [J].
吴培新 .
中国货币市场, 2008, (03) :31-35
[5]   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问题 [J].
王大用 .
经济研究, 1996, (03) :13-20
[6]   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J].
谢杭生 ;
穆怀朋 .
金融研究, 1996, (06) :1-6
[7]   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的几点看法 [J].
陆昂 .
金融研究, 1998, (01) :7-11
[8]   对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的一点看法 [J].
谢安 .
统计研究, 1998, (03) :72-74
[9]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问题的实证研究 [J].
史永东 .
统计研究, 1999, (06) :41-44
[10]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调控区间的确定 [J].
董承章 .
统计研究, 1999,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