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层土壤热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韧 [1 ,2 ,3 ]
赵林 [1 ,2 ,3 ]
丁永建 [1 ,3 ]
焦克勤 [1 ,2 ,3 ]
王银学 [1 ,2 ,3 ]
乔永平 [1 ,2 ,3 ]
杜二计 [1 ,2 ,3 ]
刘广岳 [1 ,2 ,3 ]
孙琳婵 [1 ,2 ,3 ]
肖瑶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
[2] 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活动层; 土壤热力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利用2003年10月~2004年9月期间高原北部可可西里(QT01)、北麓河(QT02)、开心岭(QT05)、通天河(QT06)等地活动层土壤温度梯度、土壤热通量及土壤水分的观测资料,计算了高原北部活动层土壤的导热率、土壤容积热容量、导温率等土壤热力参数.结果显示,QT02、QT05、QT06三站导热率、导温率夏秋季节较大而冬季较小,容积热容量则相反,表现为秋冬季节大而夏季较小;QT01站导热率表现为春季大,夏季较小;表层土壤粒度较小及较低的土壤湿度是冬季导热率较小的可能原因;冻土的热力特征参量可描述为相应深度的温度、体积含冰量及土壤盐度的函数,土壤含水量是融土热特征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水分含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导温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则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060 / 1061+1071 +1071-10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五道梁地区土壤热状况的讨论 [J].
李韧 ;
季国良 ;
李述训 ;
杨文 ;
赵剑琦 ;
周晓平 ;
吕兰芝 .
太阳能学报, 2005, (03) :5-9
[2]   西北地区戈壁局地陆面物理参数的研究 [J].
张强 ;
王胜 ;
卫国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5) :616-623
[3]   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与东亚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 [J].
王澄海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309-316
[4]   简评陆面过程模式 [J].
张强 .
气象科学, 1998, (03) :295-304
[5]   冬小麦田土壤中热交换研究 [J].
周英 ;
帅士章 .
气象, 1998, (03) :54-57+32
[6]   气候持续变暖条件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趋势数值模拟 [J].
李述训 ;
程国栋 ;
郭东信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42-347
[7]   河西戈壁(化音)小气候和热量平衡特征的初步分析 [J].
胡隐樵 ;
奇跃进 ;
杨选利 .
高原气象, 1990, (02) :113-119
[8]   土水势、未冻水含量和温度 [J].
徐敩祖 ;
J.L.奥利奋特 ;
A.R.泰斯 .
冰川冻土, 1985, (01) :1-14
[9]   青藏高原气候区划 [J].
林振耀 ;
吴祥定 .
地理学报, 1981, (01) :22-32
[10]   青藏公路沿线的多年冻土 [J].
王家澄 ;
王绍令 ;
邱国庆 .
地理学报, 1979, (01) :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