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肺系疾病的上盛下虚证治

被引:14
作者
杨和春
机构
[1] 恩施医学专科学校
关键词
上盛下虚; 痰浊; 外邪; 肺系疾病; 痰热阻肺; 温肾纳气; 清热化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上盛下虚”证是肺系疾病中支饮、哮喘等慢性肺系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常见的证型。“上盛”即指痰浊壅肺,或外邪干肺;“下虚”是指肾之阴阳虚损。上盛下虚的病因主要是久病致虚,因痰致实,误治致变,复感外邪,阴阳亏损五个方面。久病咳喘伤及肺气,迁延日久不愈,伤肺及肾,则肺肾俱虚。由于患者素体和感邪性质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肺肾气(阳)虚和肺肾阴虚两种证候。在上盛下虚证中形成痰的原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亏损,津液失于输化而成,即因虚而生痰也。痰浊壅阻,则肺失宣降,上逆为喘,即因痰而致实也。本虚标实之咳喘证以肺实为主者,治当以祛邪为急,尤以治痰为重要法则,但临床往往因辨证不准确,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4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