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植被指数(VI)的适宜性研究

被引:66
作者
高志海 [1 ]
李增元 [1 ]
魏怀东 [2 ]
丁锋 [2 ]
丁国栋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2]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干旱地区; 植被探测; 植被指数(VI); 植被土壤噪音比; VI的反映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以位于典型干旱区的甘肃河西地区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为例,对NDVI、SAVI、MSAVI和GEMI等4种VI(植被指数)受土壤背景光谱影响的程度和探测低盖度植被的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分析VI提取植被信息时植被土壤噪音比的变化发现,植被覆盖较低条件下VI提取植被信息总体受土壤背景光谱影响程度较低,相比而言,GEMI提取植被信息中受土壤背景影响最小,其他3种VI的区别不太明显。通过分析不同VI随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反映速率变化及不同覆盖条件下不同VI的取值范围的变化发现,NDVI探测低盖度植被的能力最强,GEMI次之。GEMI可能是干旱地区植被探测较适宜的植被指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以植被指数0.12为指标看我国的荒漠化与草原界限的变化 [J].
王澄海 ;
惠小英 .
中国沙漠, 2005, (01) :90-94
[2]   黑河调水对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效果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J].
郭铌 ;
梁芸 ;
王小平 .
中国沙漠, 2004, (06) :80-84
[3]   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 [J].
高志海 ;
孙保平 ;
丁国栋 .
中国沙漠, 2004, (01) :19-24
[4]   黑河流域叶面积指数的遥感反演 [J].
徐全芝 ;
张万昌 ;
刘三超 ;
赵登忠 ;
蒋建军 .
干旱区研究, 2003, (04) :281-285
[5]   青海湖环湖地区草地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 [J].
牛志春 ;
倪绍祥 .
地理学报, 2003, (05) :695-702
[6]   策勒绿洲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研究 [J].
丁建丽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刘传胜 .
中国沙漠, 2003, (01) :81-85
[7]   基于遥感的植被覆盖变化景观分析——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J].
陈云浩 ;
李晓兵 ;
史培军 .
生态学报, 2002, (10) :1581-1586
[8]   利用NOAA AVHRR植被指数数据集分析黑河流域季候特征 [J].
卢玲 ;
李新 ;
程国栋 .
中国沙漠, 2002, (02) :91-95
[9]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刘淑珍 ;
范建容 ;
刘刚才 .
中国沙漠, 2002, (01) :47-51
[10]   利用遥感信息决策树方法分层提取荒漠化土地类型的研究探讨 [J].
王建 ;
董光荣 ;
李文君 ;
王丽红 ;
汤瀚 .
中国沙漠, 2000, (03)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