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IgA肾病与肾小球基底膜变薄

被引:9
作者
刘景城
王晓红
杨霁云
王素霞
苗鸿才
黄建萍
谷晓枫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关键词
IgA肾病,基底膜,薄基底膜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6.92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根据肾小球基底膜(GBM)变薄的范围,将48例小儿原发性IgA肾病分为三组,对其临床、病理及其超微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对GBM厚度进行了测量。结果小儿IgA肾病有显著的超微结构特点。弥漫性GBM变薄组(DTBM)占146%,GBM厚度(12921±2921)nm。局灶节段变薄组(FTBM)占333%,GBM厚度(17910±4980)nm。非薄GBM组(NTGBM)占521%,GBM厚度(35661±9673)nm,分别与前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t=673)。结论IgA肾病可有不同程度的GBM变薄,其厚度在230nm以下,范围在50%以上,可定义为DTBM型;范围在20%~50%之间,可定义为FTBM型。血尿可能与GBM变薄有关,但不影响预后;蛋白尿与GBM变薄无关,而与GBM病损破坏及节段足突融合有关,可能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肾脏病理与临床.[M].邹万忠等编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IgA肾病伴弥漫性薄肾小球基底膜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J].
章友康 ;
王彩丽 ;
王素霞 ;
邹万忠 ;
王海燕 .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6, (02)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