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传播模式分析

被引:15
作者
段松 [1 ]
郭浩岩 [2 ]
庞琳 [2 ]
袁建华 [3 ]
贾曼红 [4 ]
项丽芬 [1 ]
叶润华 [1 ]
杨跃诚 [1 ]
陆继云 [4 ]
罗巍 [2 ]
孙江平 [2 ]
机构
[1] 云南省德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
[4]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模型,理论;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云南省德宏州当前艾滋病疫情的传播模式做出初步判断。方法对德宏州1989-2007年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人群数量及其构成比、报告的感染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应用SAS 8.0软件进行分析。将德宏州1989-2007年的人口规模、高危人群规模及高危行为数据、2000-2007年出生性别比、总和生育率等人口学数据带入模型,对德宏州艾滋病传播模式进行判断。结果病例报告中经性途径感染的比例2005年为39.1%,2006年为46.9%,2007年1月1日-9月20日的1636例感染者(患者)中约52%为经性途径传播。对1989-2007年监测(检测)人数的构成比标化后结果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而经性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呈上升趋势。亚洲艾滋病流行模型(asian epidemic model,AEM)显示,2005-2007年新发感染者中通过性途径感染的比例分别为50.6%、52.3%、52.7%,经吸毒感染人数比例分别为48.9%、47.2%、46.7%。Workbook模型显示,2007年成人现存活的HⅣ感染者中,经注射吸毒感染的占50.3%,经性途径感染的占48.4%。结论德宏州艾滋病疫情经吸毒传播快速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模式已由经静脉注射吸毒为主转换为经性途径和注射吸毒传播两种途径并重的局面。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一种探索HIV预防控制政策和项目有效性的过程模型——亚洲艾滋病流行预测模型(AEM)介绍 [J].
喻达 ;
刘民 ;
明中强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8, (01) :96-97+65
[2]  
首次在我国吸毒人群中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J]. 马瑛,李祖正,张开祥,杨文乔,任锡候,杨永芳,宁德明,寸时助,王保华,刘仕清,张家鹏,赵尚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0 (03)
[3]  
云南省艾滋病监测报告(1986~1990)[J]. 赵尚德,程何荷,张家鹏,李祖正,马一瑛,寇静冬,贾曼红,林健,金莉,郑文锡,曾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1 (02)
[4]   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现况及影响因素 [J].
郭浩岩 ;
段松 ;
庞琳 ;
项丽芬 ;
叶润华 ;
杨跃诚 ;
陆继云 ;
罗巍 ;
曹卫华 ;
邢彦 ;
卢小鹏 ;
孙江平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