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流程急救复苏非手术严重创伤患者的研究

被引:48
作者
何忠杰
张宪
文宇
彭国球
党伟
果应菲
陈春鸣
徐桂琴
机构
[1] 解放军医院急救部
[2] 解放军医院急救部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创伤; 复苏; 链式流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9.7 [急症、急救处理];
学科分类号
100218 ;
摘要
目的 对急救部 1992~ 1999年收治的中等严重度以上的创伤病人进行“初步判断—呼吸管理—中心静脉置管—系统查体检查—氧利用率监测”—链式流程与常规创伤复苏方法比较。方法 创伤患者 114 5例 ;对中等严重度以上 719例的急诊抢救过程进行统计分析。① 5 17例患者来诊时无休克分别按链式复苏与常规复苏进行比较〔ISS评分分别为 (18 8± 10 9)和(19 9± 13 6 )〕。②对 6 6例急诊死亡患者以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①链式复苏患者的休克发生率 12 / 4 2 9(2 8% )低于常规复苏的休克发生率 2 7/ 86 (31 4 % ) ,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②来诊死亡者在维持呼吸、循环有效例数结果分别为30 / 4 2与 8/ 2 4 ;13/ 4 2与 3/ 2 4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在来诊死亡、急诊死亡的抢救中 ,链式复苏的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 危重的多发伤、严重创伤性或 /和失血性休克病人早期进行“初步判断—呼吸管理—中心静脉置管—系统查体检查—氧利用率监测”—链式流程创伤急救复苏可在来诊死亡、休克发生率方面取得优于常规方法的复苏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在急救患者中的应用 [J].
何忠杰 ;
林洪远 ;
陈东 ;
柯友洋 ;
张振平 ;
程尉新 ;
郭旭升 ;
张宪 ;
徐桂琴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 (03) :157-159
[2]   城市创伤的急诊救治——附719例分析 [J].
何忠杰 ;
孟海东 ;
林洪远 ;
韩家林 ;
张宪 ;
程尉新 ;
赵晓东 ;
彭国球 ;
党伟 ;
文宇 ;
徐桂琴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 (02) :113-116
[3]   危重患者斜卧位、坐位锁骨下静脉的上、下入路穿刺法 [J].
何忠杰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07) :403-403
[4]   心肺复苏期间心脏氧利用率的临床研究 [J].
何忠杰 ;
林洪远 ;
柯友洋 ;
程尉新 ;
陈东 ;
张宪 ;
夏云峰 ;
郭旭升 ;
翁志华 ;
彭国球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11) :669-671
[5]   锁骨下静脉下入路穿刺法——三中点法 [J].
何忠杰 ;
陈东 ;
赵宇 ;
林洪远 .
中华内科杂志, 1999, (04) :10-10
[6]   氧利用率对急危重症的预测作用 [J].
何忠杰 ;
古力巴克 ;
陈东 ;
林洪远 ;
赵宇 ;
孟海东 ;
王杰 ;
申兆晨 .
中华内科杂志, 1999, (04) :14-17
[7]   危重病患者静脉通路的选择 [J].
何忠杰,林洪远,翁志华,张宪,尹长富,韩家林,党广博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5, (04) :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