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内关穴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穴位的特异性研究(一)
被引:14
作者
:
陈少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
陈少宗
叶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
叶芳
刘维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
刘维渊
臧郁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
臧郁文
机构
:
[1]
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
[2]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3]
安徽中医学院经络研究所
来源
:
针灸学报
|
1992年
/ 02期
关键词
:
冠心病;
针灸疗法;
内关穴;
针刺手法;
D O I
:
10.19917/j.cnki.1005-0779.1992.02.004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为了从临床角度系统探索传统体穴的特异性,我们观察了针刺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的不同穴位对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本文是一系列实验的部分总结。一般资料观察对象均为临床确诊为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门诊病人,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在48~80岁之间,平均年龄62岁。患者的病程在几年至十几年不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