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陈世品
马祥庆
林开敏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南平
[3] 福建南平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区; 植被类型; 群落结构;
D O I
10.13836/j.jjau.2004008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武夷山风景区现存植被主要类型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面积小,但结构复杂,种类丰富,层次分化明显。生于山谷岩隙中的岩生植物群落以青冈为建群种,因其生境特殊而有较特殊的群落结构。针阔混交林有较多常绿阔叶林的残余成分,乔木层分为明显的二层,上层由马尾松占据,马尾松林林相单一,乔木层仅一层,马尾松的优势极显著。九曲溪两岸的毛环竹林林相整齐,立竹均匀,但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广东南澳岛次生林的群落结构分析 [J].
周厚诚 ;
任海 ;
彭少麟 .
广西植物, 2001, (03) :209-214+251
[2]   浙江天童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及外貌特征 [J].
张光富 ;
宋永昌 .
广西植物, 2001, (03) :201-207+200
[3]   防城金花茶植物群落类型的研究 [J].
黄付平 .
广西林业科学, 2001, (01) :35-38
[4]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林特征研究 [J].
邓元德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 (02) :165-168
[5]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J].
章家恩 ;
徐琪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111-115
[6]   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序列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 [J].
李雪梅 ;
刘玉成 ;
李旭光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7]   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 [J].
彭少麟 .
生态科学, 1996, (02) :28-33
[8]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 [J].
马克平,刘玉明 .
生物多样性, 1994, (04) :231-239
[9]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 [J].
马克平 .
生物多样性, 1994, (03) :162-168
[10]  
武夷山市林业志[M]. 鹭江出版社 , 武夷山市林业委员会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