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南段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特征及其成岩条件

被引:2
作者
刘德良
杨晓勇
杨海洋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成岩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郯庐断裂带南段多发育一套走向为 NNE 方向的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就产于其中,这里选取三条典型的韧性剪切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糜棱岩及其围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超微构造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其糜棱岩的成岩条件和机理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71 +71-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两类糜棱岩的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J].
孙岩 ;
沈修志 ;
黄钟瑾 ;
贾东 .
地震地质, 1986, (04) :63-69+104
[2]  
变质反应与显微构造[M]. 地质出版社[]弗农(R·H·Vernon), 1983
[3]  
矿物温度计和矿物压力计[M]. 地质出版社 , 张儒瑗, 1983
[4]  
应力矿物概论[M]. 地质出版社 , 王嘉荫 著, 1978
[5]  
长石矿物学 .2 曾荣树,应育浦,杨华蕊等,译. 地质出版社 . 1989
[6]  
The distribution of NaAlSi3O8 between coexisting microcline and plagioclase and its effect on geothermometric calculations .2 Whitney JA,Stormer JC. American Mineralogist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