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耕地径流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24
作者
汪涛 [1 ,2 ]
朱波 [1 ]
罗专溪 [1 ]
张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紫色土; 坡耕地; 地表径流; 壤中流;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6.022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具有壤中流观测功能的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结合人工降雨模拟试验,对常规施肥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径流特征、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1)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径流过程呈多峰特征,受瞬时雨强的影响明显;而壤中流过程则表现出明显的单峰、产流时间滞后、持续时间长等特点;(2)玉米灌浆成熟-收割期径流量明显高于其它生育期,地表径流、壤中流径流量分别为(65.06±5.94)mm,(86.36±3.27)mm,分别占3年地表径流、壤中流年均径流量的67.92%,79.82%;(3)坡耕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径流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性显著,但与降雨强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坡耕地地表径流系数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壤中流径流系数随坡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4)坡耕地径流分配特征明显。3年地表径流年平均径流量为95.78 mm,壤中流平均流量为108.19mm,分别占总径流量的46.96%,53.05%。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Integrated process studies and modelling simulations of hillslope hydrology and interflow dynamics using the HILLS model.[J].W.-A Flügel;R.E Smith.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1999, 2
[2]  
水文学原理.[M].芮孝芳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  
中国紫色土.[M].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著;.科学出版社.1991,
[4]   紫色土坡耕地壤中产流特征及分析 [J].
徐佩 ;
王玉宽 ;
傅斌 ;
王道杰 ;
王先拓 ;
王勇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6) :14-18
[5]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产流特征试验研究 [J].
王先拓 ;
王玉宽 ;
傅斌 ;
王勇强 ;
王道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9-11+19
[6]   华北山区坡地产流规律试验研究 [J].
杨聪 ;
于静洁 ;
刘昌明 ;
宋献方 ;
胡堃 ;
李发东 ;
唐常源 .
地理学报, 2005, (06) :143-150
[7]   紫色土退化旱地的肥力恢复与重建 [J].
朱波 ;
陈实 ;
游祥 ;
彭奎 ;
张先婉 .
土壤学报, 2002, (05) :743-749
[8]   紫色土两种耕作制的产流产沙过程与水土流失观测准确性分析 [J].
刘刚才 ;
高美荣 ;
林三益 ;
刘淑珍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4) :108-111
[9]   滇中高原山地人工群落径流规律的研究 [J].
方向京 ;
孟广涛 ;
郎南军 ;
李贵祥 ;
袁春明 ;
温绍龙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66-68+84
[10]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思考 [J].
朱波 ;
王道杰 ;
孟兆鑫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S1)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