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研究黑河源区水文循环特征

被引:33
作者
聂振龙
陈宗宇
申建梅
张光辉
程旭学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甘肃省地勘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关键词
黑河源区; 同位素示踪; 同位素混合模型; 水文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维持黑河流域中、下游绿洲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主要形成于祁连山区。该文在野外采样的基础上,通过测试分析不同地段、不同水体中的环境同位素(δD、δ18O和3H)和水化学组成特征,利用同位素混合模型,识别黑河源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来源、组成和径流过程,揭示源区的水文循环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源区水文循环模式。结果表明:1)黑河源区存在两类地下径流系统:局部径流系统接受局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入渗补给,就近向河流排泄,水循环交替积极,据同位素估算结果,降水补给占76%,冰雪融水补给占24%;区域径流系统接受中高山带的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补给高程大于3600m),在出山口附近的断裂带以泉的形式排泄,水循环交替缓慢。2)山区地表水由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组成,出山河水的构成为:降水占69%~72%,冰雪融水占23%~24%,深部地下水占5%~7%。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黑河流量和祁连山气候的年代际变化 [J].
李栋梁 ;
冯建英 ;
陈雷 ;
刘洪兰 ;
张杰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2) :104-110
[2]   祁连山冰川消融与高空气温变化的关系 [J].
程瑛 ;
李栋梁 ;
胡文超 ;
沈福 .
高原气象, 2002, (02) :217-221
[3]   河西内陆干旱区出山径流特征与变化趋势(英文) [J].
蓝永超 ;
康尔泗 ;
张小军 ;
胡兴林 ;
张济世 .
中国沙漠, 2002, (02) :39-45
[4]   祁连山北坡流域冰川物质平衡波动及其对河西水资源的影响 [J].
沈永平 ;
刘时银 ;
甄丽丽 ;
王根绪 ;
刘光琇 .
冰川冻土, 2001, (03) :244-250
[5]   气候变化对河西内陆干旱区出山径流的影响 [J].
蓝永超 ;
康尔泗 ;
仵彦卿 ;
张济世 ;
胡兴林 ;
张小军 .
冰川冻土, 2001, (03) :276-282
[6]   祁连山中部地区 40a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J].
丁永建 ;
叶佰生 ;
刘时银 .
冰川冻土, 2000, (03) :193-199
[7]   祁连山森林覆盖区河川径流组成与时空变化分析 [J].
王金叶 ;
车克钧 ;
闰克林 ;
王艺林 ;
贺红元 .
冰川冻土, 1999, (01) :59-63
[8]  
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M].陈梦熊;马凤山著;.地震出版社.2002,
[9]  
水—岩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理论及应用.[M].文冬光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10]  
同位素水文地质概论.[M].王恒纯主编;.地质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