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层SL活性剂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11
作者
陈涛平 [1 ]
李楠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低渗透油层; 表面活性剂驱油; 提高原油采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针对目前低渗透油层水驱采收率较低的问题,在室内进行了人造低渗透岩心新型表面活性剂(SL-甜菜碱型)提高采收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SL活性剂的驱油效果比ORS-41活性剂的好,且用量少;水驱结束后再进行SL活性剂水溶液(活性水)驱油平均提高采收率6.95%,注入压力梯度峰值与水驱相比提高约10%;不同时机注入SL活性水段塞对总采收率的影响较大,先注活性水段塞再进行后续水驱的驱油效果较好、总采收率较高,但注入压力梯度偏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123 +1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型耐温耐盐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研究 [J].
郭东红 ;
辛浩川 ;
崔晓东 ;
张雅琴 ;
谢慧专 .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3, (10) :1-3+7
[2]   降低特低渗透油层启动压力室内实验 [J].
吴景春 ;
华力 ;
崔宝臣 ;
赵永仁 ;
李作臣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2) :85-86+104
[3]   大庆油田“三元”“二元”“一元” 驱油研究 [J].
王德民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3) :1-9+90
[4]   表面活性剂驱的驱油机理与应用 [J].
郭东红 ;
李森 ;
袁建国 .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2, (07) :36-41
[5]   高效开发大庆东部低渗透油藏的关键技术 [J].
苏永新 ;
常瑛 ;
史连杰 ;
贾振岐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2) :96-98+106
[6]  
低渗透油层渗流机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黄延章等著, 1998
[7]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道品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