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山阳-柞水矿集区燕山期岩体矿物学特征:对岩浆性质及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22
作者
陈雷 [1 ]
闫臻 [2 ]
王宗起 [1 ]
吴发富 [1 ]
王瑞廷 [3 ]
任涛 [4 ]
郭延辉 [4 ]
王鹏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
[4]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总队
关键词
矿物学; 岩浆特征; 成矿作用; 燕山期; 山阳-柞水矿集区; 陕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山阳-柞水矿集区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中,矿集区内出露有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同时发育大量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岩浆侵入体。目前的研究显示,矿集区内出露的燕山期岩体在其内部及其与地层的接触带附近发育有强烈的热液蚀变和Cu-Mo矿化。通过对区域内燕山期岩体的矿物学研究表明:岩体发育有大量的钾长石和斜长石,部分已发生蚀变;黑云母是原生的镁质黑云母;角闪石主要属于浅闪石和镁角闪石;绿泥石主要是铁叶绿泥石,同时岩体中还发育有榍石、磷灰石等矿物。根据黑云母和角闪石成分特征可判定山柞地区的燕山期岩体是形成于造山带环境具有壳幔混溶特征的I型花岗岩;各岩体的结晶温度大致相同,在701~789℃之间;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根据绿泥石估算出岩体的热液蚀变温度在250~355℃,说明形成蚀变的热液流体属于中高温/中温热液流体。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山柞地区燕山期岩体在形成环境、岩浆源区及氧逸度方面与典型的大型、超大型斑岩、斑岩-矽卡岩型CuMoAu矿床的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特征,而且山柞地区燕山期岩体的黑云母在TiO2、Al2O3和CaO含量及K/Na、Mg/Fe、Mg/(Mg+Fe3++Fe2++Mn)及(Fe3++Fe2+)/(Mg+Fe3++Fe2+)比值与典型矿床具有一致性。但是山柞地区出露的燕山期岩体的黑云母的Ti、Si与AlⅣ+AlⅥ、Fe3++Fe2+的特征与典型矿床的成矿岩体中的黑云母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磷灰石中F、Cl和S等挥发份成分,尤其是其中SO3含量明显低于典型矿床成矿岩体,表明成矿岩体氧逸度相对较低,这对于Cu/Mo等成矿元素的富集沉淀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山柞地区燕山期岩体普遍形成于较大的深度,也是不利于其形成大规模矿化。总体上,山阳-柞水矿集区内燕山期岩体与典型的斑岩、斑岩-矽卡岩型Cu-Mo-Au矿床相比,既有部分有利的成矿条件,也有一些不利条件,虽然难以形成大型矿床,但仍具有形成中小型矿床的潜力,在今后的找矿勘查工作中依然需要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33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   陕西柞山盆地池沟铜钼矿区含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成因 [J].
谢桂青 ;
任涛 ;
李剑斌 ;
王瑞廷 ;
夏长玲 ;
郭延辉 ;
代军治 ;
申志超 .
岩石学报, 2012, 28 (01) :15-26
[2]   安徽铜山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矿物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李大鹏 ;
杜杨松 ;
张静 ;
庞振山 ;
张智宇 ;
贾鹏飞 ;
李品杰 .
地质与勘探, 2011, 47 (05) :865-875
[3]   江西武山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成分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J].
东前 ;
杜杨松 ;
曹毅 ;
庞振山 ;
宋林旭 ;
郑震 .
矿物岩石, 2011, 31 (02) :1-6
[4]   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成因演变及构造意义 [J].
王晓霞 ;
王涛 ;
齐秋菊 ;
李舢 .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1573-1593
[5]   西准噶尔包古图含矿岩体矿物学特征及意义 [J].
代华五 ;
申萍 ;
沈远超 ;
潘鸿迪 ;
刘铁兵 ;
孟磊 ;
关维娜 .
新疆地质, 2010, 28 (04) :440-447
[6]   德兴铜矿花岗闪长斑岩成岩过程分异的初始岩浆流体HF、HCl浓度特征 [J].
王蝶 ;
毕献武 ;
尚林波 .
矿物学报, 2010, 30 (03) :331-337
[7]   青海纳日贡玛斑岩钼(铜)矿含矿斑岩矿物学特征及成岩成矿意义 [J].
郝金华 ;
陈建平 ;
田永革 ;
李玉龙 ;
尹京武 .
地质与勘探, 2010, 46 (03) :367-376
[8]   鄂东南铜山口铜(钼)矿床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与成矿的指示 [J].
刘彬 ;
马昌前 ;
刘园园 ;
熊富浩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0, 29 (02) :151-165
[9]   副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成岩成矿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J].
赵振华 .
地学前缘, 2010, 17 (01) :267-286
[10]   西藏驱龙巨型斑岩Cu-Mo矿床的富S、高氧化性含矿岩浆——来自岩浆成因硬石膏的证据 [J].
肖波 ;
秦克章 ;
李光明 ;
李金祥 ;
夏代祥 ;
陈雷 ;
赵俊兴 .
地质学报, 2009, 83 (12) :1860-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