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梨7号小孢子败育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26
作者
何天明
张琦
机构
[1] 塔里木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 塔里木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新疆阿拉尔
[3] 新疆阿拉尔
关键词
梨; 新梨7号; 雄性不育; 解剖;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02.02.006
中图分类号
S661.2 [梨];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以梨雄性不育品种新梨7号为试材,解剖观察了其小孢子囊及雄配子发生发育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新梨7号花药雏形已于上年生长季形成,次年2月中旬雄蕊原基休眠即可解除,早春气温是解除休眠的主导因子。新梨7号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3月中旬。在单核花粉粒形成之前,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四分体从药室组织中游离出来的过程完全正常。此后,单核花粉开始解体消失,其败育途径不同于多倍体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的败育。单核花粉的解体与药壁绒毡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增大、液泡化有关,是绒毡层机能障碍的结果。初步认为该品种败育属胞质雄性不育类型(CMS)。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桃雄性不育的表现形式及其败育途径 [J].
罗来水 ;
肖德兴 ;
霍光华 ;
刘勇 ;
辜青青 .
果树科学, 2000, (02) :89-96
[2]   梨花粉育性和交配亲和性研究附视频 [J].
李宝江 ;
黄海帆 ;
蒋丽君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4) :317-322
[3]   大鸭梨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J].
王强生 ;
石荫坪 ;
贾元淑 ;
孙荫槐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4, (04) :33-39+99
[4]   苹果与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研究 [J].
石荫坪 ;
王强生 .
园艺学报, 1980, (03) :1-8
[5]   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发育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J].
胡适宜 ;
王模善 ;
徐丽云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7, (03) :167-171+247
[6]  
植物组织制片学.[M].李正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  
果树园艺原论.[M].[日]中川昌一 著;曾骧等 译.农业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