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特征

被引:4
作者
金昱
王慧
李新华
郭新彪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关键词
砷酸钠; 亚砷酸钠; DNA断裂;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01.06.002
中图分类号
R730.2 [肿瘤病理学、病因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无机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特征。方法使用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inglecellgelelectrophoresisassay,SCGE)观察砷酸钠和亚砷酸钠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特征。结果1~10μmol/L的砷酸钠染毒24h可诱发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 ,且具有剂量_效应关系。低浓度时以I级DNA链断裂为主。当浓度增高到10μmol/L时 ,II级DNA链断裂比例达50 % ,但未出现III级DNA链断裂。1μmol/L的亚砷酸钠染毒24h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不明显。10μmol/L的亚砷酸钠可引起人皮肤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 ,I,Ⅱ ,Ⅲ级DNA链断裂均有出现 ,且有较多的凋亡型DNA链断裂。结论砷酸钠主要引起一般型DNA损伤 ,而亚砷酸钠除引起一般型DNA链断裂外 ,还可引起凋亡型DNA链断裂。砷酸钠和亚砷酸钠对DNA损伤的不同特征可能是由于它们与DNA作用的方式不同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无机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J].
邓芙蓉 ;
郭新彪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 (01) :52-55
[2]   亚砷酸钠和砷酸钠对细胞缝隙连接间通讯的影响 [J].
姚碧云 ;
郭新彪 ;
刘君卓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9, (04) :7-9
[3]   彗星试验检测细胞凋亡的研究 [J].
李蕊 ;
衡正昌 ;
张遵真 .
卫生研究, 1999, (02) :21-23
[4]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铬和砷化物的DNA损伤作用 [J].
张遵真 ;
衡正昌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7, (06)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