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 条
“赐福”抑或“诅咒”:农信社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张珩
[1
]
罗博文
[2
]
程名望
[1
]
叶俊焘
[3
]
张家平
[4
]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4]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来源:
关键词:
农信社发展;
县域经济增长;
金融诅咒;
门槛模型;
陕西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2008—2016年陕西省数据,本文运用FGLS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农信社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此验证"金融诅咒"假说是否对于农信社成立。研究发现,"非学习效应"(即农信社发展)会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诅咒"效应,而"学习效应"会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赐福"效应。检验非线性关系后发现:第一,农信社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第二,金融状态的不同会使农信社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有条件的金融"诅咒"效应,当农信社规模过大、市场份额过高和经营效率较低时,这种"诅咒"效应表现得更明显;第三,经济基础的不同也会使农信社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的"诅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在市场潜能低、人均生产总值高和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低的县域,这种"诅咒"效应表现得更明显。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在不同的金融状态和经济基础的影响下,改变信用环境、交易成本、中间业务创新力度或金融服务渗透度会使农信社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程度的"赐福"或"诅咒"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105
页数:2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