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职业紧张常模及分级标准

被引:63
作者
杨新伟 [1 ]
刘泽军 [1 ]
庞星火 [1 ]
李微 [1 ]
赵培青 [1 ]
白韶音 [1 ]
王治明 [2 ]
金泰廙 [3 ]
机构
[1]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3] 复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职业卫生; 职业紧张; 横断面调查; OSI-R; 常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3 [劳动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2 ;
摘要
目的:制订职业紧张量表总体、性别常模、粗分转换为T分表及分级标准。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4278例常模样本施测。结果:职业、性别、学历是影响OSI-R问卷结果最多的变量(Beta=-0.39、-0.13、-0.25)。职业任务、紧张反应总均分及各子项得分(除工作环境、业务、心理紧张反应外)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娱乐休闲子项评分男性高于女性(27.6±5.5/27.1±5.4,P<0.01),自我保健子项评分女性高于男性(30.2±5.6/29.0±5.8,P<0.01)。采用OSI-R量表分别研制了中国西南地区职业紧张量表总体、不同性别常模、粗分转换为T分表。职业紧张程度分级标准: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问卷中,T分≥70分者,为高度职业紧张、紧张反应;T分在60~69分为中度职业紧张、紧张反应;T分在40~59分,为适度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处于正常范围;T分40分为相对缺乏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在应对资源问卷中,T分<30分为高度缺乏应对资源;T分在30~39分为中度缺乏应对资源;T分在40~59分为有适度的应对资源,属于正常范围;T分≥60分为有很强的应对资源。结论:不同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个体、职业紧张程度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不同个体特征职工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变化的研究 [J].
杨新伟 ;
王治明 ;
兰亚佳 ;
王绵珍 ;
姚武 .
卫生研究, 2004, (01) :5-8
[2]   职业紧张量表(OSI-R)信度与效度验证 [J].
李健 ;
兰亚佳 ;
王治明 ;
王绵珍 ;
王明炽 ;
刘国清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 (03) :34-37
[3]  
卫生统计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杨树勤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