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弱势群体网络信息表达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12
作者
舒曼 [1 ,2 ]
机构
[1] 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网络行为; 弱势群体; 信息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教、卫生];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需要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不仅可以从中得到心灵的抚慰,建立互助的平台,还可以从中得到实际的帮助。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择与弱势群体相关的典型网络平台,主要分析了弱势群体信息表达的主体、内容及形态。研究发现:管理较规范的网络平台更能促进弱势群体实名制信息表达,同质性网络平台能促进弱势群体分享信息、表达支持。因此,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引导,不仅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更要在现实生活中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与情感抚慰。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J] . MerrillMorris,ChristineOgan. &nbsp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2006 (4)
[2]   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探析 [J].
韩广富 ;
张弛 .
理论探讨, 2015, (02) :171-173
[3]   大众传媒的符号救济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基于符号资本的视角 [J].
袁靖华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01) :60-69+111
[4]   新媒体时代下应对网络突发群体性事件研究 [J].
高天 .
山东社会科学, 2015, (09) :105-112
[5]   网络语境下弱势群体信息表达研究 [J].
舒曼 .
江西社会科学, 2016, 36 (10) :233-239
[6]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7]   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J].
顾明毅 ;
周忍伟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05) :67-73+109
[8]   农民工人际传播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陶建杰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 (05) :97-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