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技术识别与描述超薄储层的潜力与局限

被引:25
作者
杜世通
机构
[1] 山东省东营市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地震技术; 储层识别; 储层描述; 介质不均质尺度;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频率选择;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5.06.008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鉴于目前石油行业广泛使用综合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数据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事实,明确开发地震 方法与技术的性质及其使用范围,以避免地质决策失误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有必要对开发地震方法中的某些应 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进行深入的基础性研究。文中对以下涉及开发地震方法的技术基础问题进行了 探讨:①讨论了介质的不均质尺度与用于探测的地震波波长的关系;②讨论了作为储层研究目标的地质-地球 物理模型,认为地质层序体及其旋回性结构的地震响应将构成新的旋回性地震层序模型;③讨论了地震数据对 层序体的分辨能力,认为要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应使地震信号频带按层序级别的频率间隔跳跃式地向高频扩 展,否则改进的分辨率是无意义的;④讨论了储层目标地震信号的频率选择问题,认为检测不同尺度的反射目 标,选择的接收方法也应不同,厚层应利用低频频段,薄层应利用高频频段;⑤提出了多尺度目标识别依据,不 同尺度地质体其地震响应的响应频率不同、在频率轴上成像位置不同,通过使用有选择的处理系统,可以识别 与描述不同尺度的地质体;⑥讨论了高分辨率开发地震技术的研究步骤、层序框架下的地震解释思路,探讨了 不同研究尺度的多学科数据集合问题,指出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及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7+652 / 662+731 +652-66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Attribute extraction: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in any detailed 3-D interpretation study. Rijks E J H and Jauffred J C E M. .
[2]  
地震波动力学[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杜世通主编, 1996
[3]  
Structure 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 Mushin J A.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