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的边界与层次

被引:15
作者
徐菊凤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 旅游本质; 旅游边界; 旅游统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世界旅游组织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对旅游和旅游者概念的界定广为人知,不但旅游行业的统计数据来自其界定的口径,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学教科书也深受其影响。由于其准官方和国际组织背景,此前虽有一些学者指出了其概念界定的宽泛性会带来误解,但是无人对其做出系统分析。文章详细辨析了世界旅游组织拟定的统计性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范围,梳理了相关文件对旅游、访问、旅行三大基本概念外延边界关系的界定和历史演变,指出这种界定虽然符合一定的经济统计需要,但明显有悖于常识认知和逻辑规律,阻碍了人们对旅游概念形成理性认知。它以"旅游"统计之名,行"旅行"统计之实,混淆了旅游、访问、旅行的关系,对人们正确理解旅游与旅行的关系带来干扰。依据这种口径统计出的数据,不能直接反映真实的旅游业和旅游现象,更对旅游基础理论形成障碍和冲击。文章提出了符合常识认知与逻辑规律的旅游和旅游者概念认知方式,分别从旅行和休闲两个角度分析了旅游的内在属性与外延边界,辨析了旅游与旅行在三个层次上的关系,运用了纯旅游、准旅游、泛旅游、非旅游等概念来细分旅游与旅行的关系。文章指出部分语词的汉语翻译错误加剧了旅游概念理解的混乱,对"visitor"一词长期被翻译为"游客"的危害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Tourism”对应概念的多元变化及其与“旅游”的对应关系 [J].
史甜甜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14, 29 (07) :106-114
[2]   共识的起点——评《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 [J].
徐菊凤 .
旅游学刊, 2014, 29 (02) :125-127
[3]   旅游是什么?——评《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 [J].
吴必虎 .
旅游学刊, 2014, 29 (02) :121-124
[4]   几个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学说的初歩构建 [J].
曹诗图 .
旅游研究, 2014, 6 (01) :1-5
[5]   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兼与王玉海教授等商榷 [J].
曹诗图 .
人文地理, 2013, 28 (01) :116-120
[6]   学科理论视野下旅游学科建设反思 [J].
宋子千 .
旅游学刊, 2012, 27 (12) :103-109
[7]   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 [J].
徐菊凤 .
旅游学刊, 2011, 26 (10) :21-30
[9]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 [J].
张凌云 .
旅游学刊, 2008, (10) :12-16
[10]   论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产物 [J].
申葆嘉 .
旅游学刊, 2008, (08)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