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文莱国际形象的变化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泽纳尔·克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谧谷
机构
:
[1]
马来亚大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系副教授
来源
:
南洋资料译丛
|
1991年
/ 03期
关键词
:
文莱人;
私营;
文莱元;
东盟成员国;
新加坡开发银行;
工业化道路;
贸易值;
出口值;
出口导向型;
文莱苏丹;
公营部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在1988年告终之际,文莱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决地要使其经济发展计划与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而到1989年元旦的拂晓,它已作为东道国而正忙于主持召开东盟外长会议。这次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外交事件,它将成为一种标志,表明文莱有可能重新确定其在本地区盟国中,以至整个世界中的作用。随后,在文莱国内还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趋势,即进一步加强那种可以称之为力图实现整个社会与民族长期稳定的国民意识。文莱在1989年也许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