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日新思维”看中国的国民性和外交哲学

被引:12
作者
张睿壮
机构
[1] 南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对日关系新思维; 中国外交哲学; 中国国民性; 日本战争罪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日关系新思维”主张中国通过压制民族感情、牺牲民族利益的做法去取悦日本 ,要求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战略上对日本做出全面让步以换取日方的“善意” ,不仅背离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而且是注定失败、自取其辱的一相情愿。日本侵华战争的认罪赔偿问题远未解决 ,非但不能搁置 ,而且要大讲特讲 ,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民族虚无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围剿、对民族精神的扼杀和对民族感情的压抑导致国民性的扭曲 ,甚至丧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必不可少的血性、刚毅、勇猛和豪迈。中国传统文化所倡扬的忍让之道完全不能适应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行为规范的现代国际社会 ,非但不能博得理解和称道 ,反而被认为是软弱无能而招致欺凌。让侵害者付出不可承受之代价是民族自保的生存之道 ,而犯我必究、决不姑息的国家威望则是使本国免受侵扰的无形战略资产 ,务必珍惜和培育。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就必须从改造国民性、反省外交哲学做起。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5 +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