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自然史及其早期诊断研究

被引:45
作者
贾连顺
陈雄生
倪斌
袁文
朱海波
石志才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关键词
颈椎,脊髓压迫,症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规律,评价自然史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综合分析188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自然史,根据其起病状态、患者自我感受和临床的特征性表现,将其演变方式归纳为5种。第1~4种为起病轻者,其中第2~4种无论是否经过稳定期,最后均出现恶化,第1种长期保持稳定,随访期内无恶化倾向的结果,第5种为突然严重起病,无法缓解者。结果:第1种演变方式20例(10.64%),第2种演变方式80例(42.55%),第3种演变方式15例(7.98%),第4种演变方式60例(31.96%),第5种演变方式13例(6.91%)。起病状态表现为下肢麻木者107例次,手麻、精细动作障碍者112例次,双下肢轻度乏力,行走时常感觉发软无力者136例次,步态不自然者126例次,颈肩部酸痛不适者54例次。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仅少数长期处于良性稳定状态,该病多数呈相对恶性的发展趋势,其发展结果将造成更加严重的脊髓损害。下肢麻木、行走缓慢、步态异常、手臂麻木、精细动作障碍等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要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