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断陷盆地地层流体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

被引:44
作者
隋风贵
机构
[1]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关键词
东营断陷盆地; 地层流体; 压力场; 超压系统; 油气运移;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23 []; TE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断陷盆地古近系发育的地层流体超压系统对油气运聚、成藏至关重要。以实测数据和用测井资料预测的地层流体压力数据为依据 ,分析了区内的地层流体压力系统特征 ,并将其分为上部常压、中部超压、下部常压 3个压力系统。超压系统具有纵向分带、平面分区且复杂多变的特点 ,但在宏观上属于盆地级的“超压流体封存系统”。超压系统对油气运聚成藏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油源、产生运移动力和通道 ,并决定油气充注成藏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与盆内超压系统有关的油气成藏模式分为系统内、系统外和封隔层 3种形式 ;超压系统内部的相对低压区及其上、下或侧向的泄压区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137 +1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特征 [J].
曾溅辉 ;
郑和荣 ;
王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4) :60-63
[2]   成烃增压数值模拟 [J].
徐思煌 ;
梅廉夫 ;
袁彩萍 .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3) :85-89
[3]   烃类生成的显微岩石学特征研究 [J].
肖贤明 ;
傅家谟 ;
刘德汉 ;
程顶胜 .
石油学报, 1993, (03) :30-36+148+2
[4]   试论东营盆地高压油气藏的特征、成因及找油意义 [J].
李春光 .
石油学报, 1992, (01) :37-43
[5]   济阳盆地沉积型异常高压带及深部油气资源的研究 [J].
彭大钧 ;
李仲东 ;
刘兴材 ;
帅德福 ;
杨瑞祺 .
石油学报, 1988, (03) :9-17
[6]   砂泥岩中异常高流体压力的定量计算及其地质应用 [J].
陈荷立 ;
罗晓容 .
地质论评, 1988, (01) :54-63
[7]   油气运移聚集的流体动力学机理问题 [J].
陶一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3) :254-268
[8]  
压实与流体运移[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真柄钦次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