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

被引:45
作者
陈梦根
张帅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地区经济不平衡; 夜间灯光; 库兹涅茨曲线; 影响因素;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20.06.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全球夜间灯光数据为参照,分别从地级和县级行政区层面研究了1992-2016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受地级和县级人均GDP数据可得性和准确性的限制,首先利用省级人均GDP与灯光亮度关系估算地级和县级的经济产出水平。基于地级和县级经济产出水平,测算了地区经济差异指数、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证实了各省份、全国及四大地区均呈现库兹涅茨倒"U"曲线。对泰尔指数进行四大地区分解,发现了四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是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的主要根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研究再次证实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还发现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迁与地区经济不平衡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教育水平的提升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分别扩大和缩小了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但资源禀赋、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消费与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关系并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5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动态趋势重估——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考察 [J].
王贤彬 ;
黄亮雄 ;
徐现祥 ;
李郇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3) :877-896
[2]   政治关联与经济增长——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 [J].
范子英 ;
彭飞 ;
刘冲 .
经济研究, 2016, 51 (01) :114-126
[3]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检验 [J].
徐康宁 ;
陈丰龙 ;
刘修岩 .
经济研究, 2015, 50 (09) :17-29+57
[4]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 [J].
冯长春 ;
曾赞荣 ;
崔娜娜 .
地理研究, 2015, 34 (02) :234-246
[5]   中国各省经济增长是否收敛? [J].
朱国忠 ;
乔坤元 ;
虞吉海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3) :1171-1194
[6]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谢申祥 ;
王孝松 .
经济管理, 2011, 33 (04) :1-9
[7]   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J].
魏后凯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4) :30-38
[8]   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 [J].
万广华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1) :347-368
[9]   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 [J].
姚先国 ;
张海峰 .
经济研究, 2008, (05) :47-57
[10]   1985~2002年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趋势、起因和政策含义 [J].
万广华 ;
张藕香 ;
伏润民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3)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