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国对多边主义制度的有限参与——以冷战后美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为例

被引:8
作者
刘宏松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霸权国家; 多边主义制度; 美国; 东盟地区论坛; 多边安全合作;
D O I
10.13569/j.cnki.far.2007.04.008
中图分类号
D8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先对霸权国家参与多边主义制度的原因进行简要的理论回顾,然后通过冷战后美国参与东盟地区论坛的个案考察霸权国家有限参与多边主义制度的行为与原因。本文认为,由于对政策自主性的约束是多边主义制度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以及对霸权国家产生合法化效应的重要来源,约束程度较低的多边主义制度虽然可使霸权国家以低成本的投入参与其中,但也会造成低收益的预期。此时,霸权国家就会选择有限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试论国际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美国霸权的互动关系 [J].
陈东晓 .
国际政治研究, 2004, (03) :5-14
[2]   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调整及其走向 [J].
杨文静 .
现代国际关系, 2003, (08) :22-28
[3]   论克林顿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形成 [J].
吴心伯 .
国际政治研究, 2003, (02) :65-73
[4]   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J].
江忆恩 ;
李韬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12) :21-27
[5]   冷战结束之初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转变 [J].
吴心伯 .
美国研究, 2002, (03) :50-65+4
[6]   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看布什政府对台政策 [J].
吴心伯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2, (05) :26-29
[7]  
合法性与大战略[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周丕启著, 2005
[8]  
多边主义[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约翰·鲁杰(JohnG.Ruggie)主编, 2003
[9]  
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模式研究[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苏浩著, 2003
[10]  
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王玮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