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及其变化

被引:8
作者
朱芮芮 [1 ,2 ]
郑红星 [1 ]
刘昌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基流; 水循环变化; 无定河;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0.01.004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基于长序列实测日径流资料,分析了无定河流域的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结果表明:①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11.38~15.69mm,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2.9%~4.4%,基流补给率约为73.6%~86.8%;②就三个分区而言,年均地下水补给模数、降水入渗系数以黄土区最大,河源区次之,风沙区最小;而基流补给率以河源区最大,黄土区次之,风沙区最小;③趋势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量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并进一步导致了基流量的减少。但是基流的减少程度高于补给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图谱——以陕北榆阳区为例 [J].
莫宏伟 ;
任志远 ;
王秋贤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70-775
[2]   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深层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 [J].
祝晓彬 ;
吴吉春 ;
叶淑君 ;
赵建康 ;
吴孟杰 .
地理科学, 2005, (01) :68-73
[3]   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高含沙水流的影响 [J].
许炯心 .
地理科学, 2002, (03) :29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