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25
作者
李祥龙
张亚平
陈圣偶
曾凡同
邱祥聘
刘相模
不详
机构
[1]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昆明
[3]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山羊;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3 [畜禽遗传、选种、育种];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及部分国外品种共计 2 3个山羊品种 2 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 :(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 (Hsp)为0 70 84 ,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 0 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 (AIGD) (0 0 810~ 0 2 0 4 4 )明显大于品种内的AIGD(0 0 4 4 4~ 0 1112 ) ,不同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Ho)除安哥拉山羊和承德无角山羊大于 50 %外 ,其它各品种均低于 50 % ,上述结果说明所研究山羊群体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而且山羊核基因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 ,我国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比较明显。 (2 )中卫山羊 (0 314 0 )和辽宁绒山羊 (0 2 589)的Ho值明显低于各品种的平均值 (0 3881) ;雷州山羊 (0 0 56 6 )、中卫山羊 (0 0 56 4 )和辽宁绒山羊 (0 0 4 4 4)的AIGD值也明显低于各群体的平均值(0 0 74 9) ,说明辽宁绒山羊、中卫山羊和雷州山羊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其它品种来说较为贫乏 ,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416 / 4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鹌鹑品种(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分析 [J].
曾福玲,李宁,王峰,师守 ,吴常信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5, (03) :61-64
[2]   RAPD技术及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J].
罗鹏,晏兆莉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1) :94-99
[3]  
中国羊品种志[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羊品种志》编写组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