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的道德重构

被引:3
作者
李华民
刘芬华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西安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用失败; 失信惩罚机制; 长期预期; “底限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3 [道德与经济];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目前,信用失落行为在我国已具有社会普遍性,且上升为道德问题。信用失落是因为市场主体不能形成长期预期,而这又归因于:(1)产权不清或清晰产权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2)转轨经济时期政府政策行为的无约束性及与之相关的政府不当管制。要构建现代金融道德体系,就要奠定一个基础,构筑两个机制,外加约束政府行为,其中约束政府行为是关键环节。我们要构建的道德体系属于“底限伦理”范畴,因此要正确对待功利追求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2002, (01) :3-13+92
[2]   银企债务重组的基金模式 [J].
李华民 .
西南金融, 2001, (12)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