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发展机制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构建

被引:21
作者
羊志洪 [1 ]
鞠美庭 [1 ]
周怡圃 [2 ]
王琦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 排放交易; 核实减排量; “后京都时期”; 碳交易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创设的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的三大灵活机制之一,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在我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对我国参与国际碳市场和构建国内碳市场带来了风险与障碍。针对于此,本文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类型、数量、注册、签发等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我国虽然项目众多,但发展极不平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缺失,项目减排潜力发挥不充分,缺乏对转让技术的科学评估等。然后,通过介绍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在2012年"后京都时期"的发展趋势,揭示了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承担的项目投资减少、成本增加等市场风险以及"碳泄漏"等环境风险。针对上述问题和风险,本文提出以现有清洁发展机制经验为基础构建中国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本思路,即建立以排放交易法律体系为基础,以自愿碳交易市场构建为起点,以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为保障的中国碳排放交易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申红帅
    王乃昂
    邵彩梅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0) : 9654 - 9656+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