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型初次分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我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陈宗胜
吴婷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沙漏型; 增加值; 累积效应; 溢出效应; 汲取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4 [国民收入与分配];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701 ; 070104 ; 020105 ;
摘要
当前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变动没有得到适当的调整。采取何种产业政策以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测算了当前我国沙漏型初次分配的产业结构,构建按要素主体分类的增加值基准分工率核算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机制给出了经济学解释,并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单位产业增加值会通过"累积效应"、"溢出效应"和"汲取效应"在产业间进行重新分配,最终导致劳动报酬占比的产业差异。文章认为,鼓励发展高"溢出效应"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趋势,并最终实现理想的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31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提升总体劳动收入份额过程中的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基于产业与部门的视角 [J].
范从来 ;
张中锦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5-15
[2]   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 [J].
余典范 ;
干春晖 ;
郑若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1) :5-15
[3]   中国经济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结构分析——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视角 [J].
张晓芳 ;
石柱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2) :78-88
[4]   中国工业企业利益分配格局快速变动的原因分析:1997—2007 [J].
翁杰 ;
周礼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9) :47-55
[5]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姜烨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4-17
[6]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7]   对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分配份额的研究 [J].
安体富 ;
蒋震 .
经济研究参考, 2009, (25) :2-20
[8]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9]   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 [J].
罗长远 .
世界经济, 2008, (11) :86-96
[10]   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 [J].
徐现祥 ;
王海港 .
经济研究, 2008, (02) :1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