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总配合力效应值确定玉米种质优势类群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曹靖生
史桂荣
孙玉林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2] 哈尔滨市种子质检处
关键词
玉米; 总配合力效应值; 种质类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抽丝期、穗上叶数、株高 6个性状的总配合力值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 ,将黑龙江省主要玉米种质分为 4大优势类群和其它类群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J].
李小琴,刘纪麟,熊秀珠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3) :205-209
[2]   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和模式的研究Ⅱ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的划分和优势模式初探 [J].
陈彦惠,刘新芝,彭泽斌,张传贞,高素玲,陈秋元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04) :341-343+345-347
[3]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4) :1-9
[4]   我省玉米种质基础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J].
王懿波 ;
张庆吉 ;
朱良骅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86, (01) :62-72
[5]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