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及实践转向

被引:23
作者
杜玉华
王晓真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22.03.002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统一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重构、现代化创造人类社会新文明、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现代化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思想观点,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将现代化目标由“工业化”拓展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时代正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主要实现了从外在拉动型到自觉内生型、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单一低度发展到全面高度发展的实践转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伟大的事实.[M].徐平.人民出版社.2021,
[2]  
中国现代化论.[M].吴忠民.商务印书馆.2019,
[3]  
中国的现代化.[M].(美)罗兹曼(Rozman;G.)主编;陶 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  
周恩来选集.[M].周恩来 著;中央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民族语文翻译局 译.民族出版社.1984,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