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年”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

被引:16
作者
陈强
郑贵兰
机构
[1]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文化传播; 中国国家形象; 柔性塑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5 [对外文化交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让世界了解中国,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多种途径。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通过文化传播方式得以实现。但中国目前的文化传播仍处于“文化逆差”状态,如何加快对外文化交流,有效传播中国的声音和形象成为当务之急。需要构建文化传播的完整战略体系,注重互动交流;整合文化资源,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新貌;积极利用各种媒介工具,将一个发展、开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全新中国展示给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回望:“中法文化年”带给我们什么? [J].
陈伟源 ;
刘东平 .
对外大传播, 2005, (10) :15-17
[2]   文化外交——国家意志的柔性传播 [J].
刘乃京 .
新视野, 2002, (03) :66-68
[3]  
全球化与文化[M].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英)约翰·汤姆林森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