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碳汇潜力研究初探

被引:7
作者
宋一兵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旅游业; 碳源; 碳汇; 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120203 ;
摘要
以旅游业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旅游业碳汇潜力。首先对旅游业中碳源现状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及旅游活动中碳源的存在现状,综合分析其存在的碳汇潜力。研究表明,以交通运输和餐饮为最大碳源;旅游业各要素碳消耗比例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旅游交通的碳消耗在行业内消耗比例中占72.4%,旅游交通与旅游住宿的碳要素消耗合计占94.72%;其余的消耗则来自于人类的旅游活动。数据还表明,碳消耗中前两大类消耗相对较为稳定,而人类旅游活动的碳消耗则呈现上升的趋势,旅游业存在涉及面广的碳汇潜力。人类的碳汇实现途径较为复杂,通过建立健全碳汇机制、生产消费的"源头"管理、旅游活动过程管理等措施实现碳汇潜力,最后提出了碳汇补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排放量的初步估算 [J].
石培华 ;
吴普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35-243
[2]   广东省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及增加碳汇潜力分析 [J].
匡耀求 ;
欧阳婷萍 ;
邹毅 ;
刘宇 ;
李超 ;
王德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56-61
[3]   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星级酒店为例 [J].
魏卫 ;
赵思香 ;
杨新凤 ;
张沙沙 .
旅游学刊, 2010, 25 (03) :35-40
[4]   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J].
刘啸 .
中国集体经济, 2009, (13) :154-155
[5]   意大利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J].
姚良军 ;
孙成永 .
中国科技产业, 2007, (11) :58-60
[6]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 [J].
宋增文 .
旅游科学, 2007, (02) :7-12+78
[7]   植树造林对减缓CO2排放的效应及对策 [J].
邓春朗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4) :551-554
[8]  
旅游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M]. 中国旅游出版社 , 石培华, 2010
[9]   The impact of the UK aviation tax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visitor numbers [J].
Mayor, Karen ;
St Tol, Richard .
TRANSPORT POLICY, 2007, 14 (06) :507-513
[10]  
The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for sustainable water use on a tropical island: Zanzibar, Tanzania[J]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