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市海越冬末期斑头雁行为的初步研究

被引:17
作者
刘宁
李德品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关键词
拉市海; 越冬末期; 斑头雁; 行为;
D O I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04.04.016
中图分类号
Q958.12 [动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4年 2月 18日3月 14对在拉市海越冬斑头雁的行为进行了研究, 采用瞬时扫描方法进行行为取样,并对其在越冬地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 斑头雁通常是早上 7 30后飞离夜栖地, 傍晚 19 30以后从主要活动地飞回夜栖地。观察后期(3月 7~13日)与观察前期 (2月 18~25日)相比, 其飞离夜栖地的时间提前约 20分钟, 而从觅食地飞回夜栖地的时间则要晚 10~25分钟。斑头雁无论取食还是夜栖, 都喜集群, 通常还有其他鸟类与斑头雁混群, 如赤麻鸭等。3月初, 有部分斑头雁开始北迁, 大部分北迁是在 3月中旬。越冬末期斑头雁行为时间的分配率为取食 35 01 %、静栖 34 95 %、警戒 13 88 %、运动 8 35 %、理羽 6 77 %、饮水0 63%、社群行为 0 41%, 所占比例依次减少。经对斑头雁在陆地和水域生境中的行为样本分别进行计算, 表明斑头雁在这两种生境中有不同的行为时间分配模式。在陆地里, 斑头雁的主要行为是取食(约占 47 % ), 而在水域中, 斑头雁的主要行为是静栖(约占 46 % ), 表明斑头雁的食物主要是从陆地中获取。在一天中, 斑头雁的不同行为出现的高峰时间不同, 取食高峰时间和警戒高峰时间在早上 9 00至 10 00和傍晚 17 30 19 15;静栖高峰时间在 14 00~17 00; 运动高峰时间在 10 30~12 30; 理羽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89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拉市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措施 [J].
赵玉堂 .
林业调查规划, 2003, (02) :65-69
[2]   云南拉市海高原湿地冬季水禽聚集情况变化 [J].
李纯 ;
宁志光 ;
陈亚琼 ;
杨晓君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0, (03) :58-61
[3]   贵州草海斑头雁的冬季食性分析 [J].
李凤山 ;
聂卉 ;
叶长虹 .
动物学杂志, 1998, (04) :30-34
[4]   鸳鸯越冬期日活动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J].
阮云秋 .
野生动物, 1995, (06) :19-23
[5]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斑头雁越冬种群数量和分布 [J].
宋延龄,仓曲卓玛 .
动物学杂志, 1994, (02) :27-30
[6]   云南水禽资源的调查研究 [J].
杨岚 ;
韩联宪 ;
王淑珍 ;
文贤继 .
动物学研究, 1988, (S1) :23-31
[7]   天山尤尔都斯沼地斑头雁的繁殖生态 [J].
付春利 ;
谷景和 .
干旱区研究, 1988, (03) :27-29
[8]   青海湖地区斑头雁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J].
冼耀华 .
动物学杂志, 1964, (01) :12-14
[9]  
云南鸟类名录[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彭燕章等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