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的辨证特点和使用宜忌

被引:3
作者
陆书诚
机构
[1] 广西玉林地区中医院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伍汤; 活血祛瘀剂; 辨证特点; 中风; 大厥; 风证; 气虚; 虚证; 宜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一书,由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治疗中风之“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由于效果显著,向为世人所推崇。但是由于中风证候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后人对该方的运用,亦多有发挥,因此,在使用时如何强调辨证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辨证特点王清任临证数十年,向来重视人体气血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活动,“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5例 [J].
李树森 ;
龙锦烺 .
广西中医药, 1982, (01) :48-49
[2]  
中药处方的应用[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王占玺 著, 1980
[3]  
《医林改错》评注[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清)王清任, 1976
[4]  
中医方剂手册[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编,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