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壳垂向增生的两种方式:以大兴安岭为例

被引:51
作者
邵济安
韩庆军
张履桥
牟保磊
乔广生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3] 内蒙古地质研究所!呼和浩特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壳幔混源岩浆; 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 陆壳增生; 底侵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3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讨论了大兴安岭由于中生代底侵作用形成的两种类型的陆壳增生方式: 1) 来自地壳底部壳幔混源岩浆房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对上部陆壳的增生, 岩浆的侵位和喷发集中在145~115 Ma, 它们具明显的幔源岩石同位素特征, 如正的εNd (t)值(0~4),低的87Sr/86 Sr 初始比值(0.704~0.708)等; 2)早中生代形成的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241~214 Ma)对下部陆壳的增生。
引用
收藏
页码:600 / 6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