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城市空间和传统通勤模型重塑的文献综述

被引:2
作者
崔璐辰
张纯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信息化; 城市空间; 通勤模型; 碎片化; 通勤者决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在互联网热潮中,信息化、智能化已经使城市空间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也对传统通勤模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综述前人经验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格局、城市通勤行为和城市公共交通等3个方面,考察了信息化技术对于传统通勤模型和城市移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和由此带来的时间碎片化,对于城市空间有着重要重塑作用,而关于其影响的程度目前存在着极大影响论、微弱影响论以及适度影响论等不同的观点。在传统通勤模型的基础上,信息化一方面会提供远程通讯支持而减少传统的出行机会,另一方面也会由于面对面交流的增加促进人们产生新的出行需求。互联网也带来人们通勤时间的碎片化,促使了公共交通方式的优势重新凸显;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多任务、多目的和灵活化的安排,并且具有更多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交通决策的自主性。基于文献综述分析发现,相对于传统模型,信息化已经使城市居民的通勤行为发生了重要的变革,这为未来制定互联网时代的城市规划和交通政策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的路径设计研究——基于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启示 [J].
纪成君 ;
陈迪 .
当代经济管理, 2016, 38 (02) :50-55
[2]   “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 [J].
黄楚新 ;
王丹 .
新闻与写作, 2015, (05) :5-9
[3]   手机“碎片时间”价值的“长尾理论”分析 [J].
昝廷全 ;
高亢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 35 (11) :96-99
[4]   碎片时间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J].
王君珺 ;
闫强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2) :47-52
[5]   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趋势剖析 [J].
屈雪莲 ;
李安英 ;
陆音 .
移动通信, 2010, 34 (21) :68-71
[6]   碎片化时代的营销“聚”模式 [J].
高海霞 .
企业研究, 2010, (19) :15-17
[8]   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 [J].
孟斌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57-1466
[9]   捡起你的时间碎片 [J].
乐天 .
新前程, 2009, (08) :76-77
[10]   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西方城市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和启示 [J].
黄鹤 .
国外城市规划, 2006, (01)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