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与勉略缝合带

被引:318
作者
张国伟
董云鹏
赖绍聪
郭安林
孟庆任
刘少峰
程顺有
姚安平
张宗清
裴先治
李三忠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长安大学
[6] 中国海洋大学 西安
[7] 西安
[8] 北京
[9] 青岛
关键词
中央造山系; 勉略构造带; 勉略古缝合带; 大陆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的勉略构造带是中国大陆构造中划分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构造带.同时还是秦岭-大别造山带中除商丹缝合带外另一条古板块缝合带.多学科综合研究,确定勉略构造带现今构造几何学结构与运动学特征和恢复重建原秦岭-大别造山带等中央造山系这一板块俯冲碰撞带的形成演化,不仅对中央造山系,而且对探讨中国大陆于印支期完成其主体拼合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探索中国大陆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的良好天然实验室与研究基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121 / 113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1] 鄂北大洪山岩浆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南秦岭勉略洋盆东延及其俯冲的新证据
    董云鹏
    张国伟
    赵霞
    姚安平
    柳小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 1143 - 1153
  • [2]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三岔子古岩浆弧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
    李曙光
    侯振辉
    杨永成
    孙卫东
    张国伟
    李秋立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 1163 - 1173
  • [3] 秦岭-大别勉略构造带蛇绿岩与相关火山岩性质及其时空分布
    赖绍聪
    张国伟
    董云鹏
    裴先治
    陈亮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 1174 - 1183
  • [4] 东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深部构造
    杨文采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 183 - 194
  • [5] 秦岭勉略带中安子山麻粒岩的年龄
    张宗清
    唐索寒
    王进辉
    张国伟
    许继锋
    杨永成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2, (22) : 1751 - 1755
  • [6] 德尔尼蛇绿岩Ar-Ar年龄:青藏最北端古特提斯洋盆存在和延展的证据
    陈亮
    孙勇
    裴先治
    高明
    冯涛
    张宗清
    陈文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1, (05) : 424 - 426
  • [7]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活动的证据及其熔融条件
    徐义刚
    钟孙霖
    [J]. 地球化学, 2001, (01) : 1 - 9
  • [8] 中朝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的时限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震旦纪—侏罗纪沉积环境的演变
    李锦轶
    [J]. 地质学报, 2001, (01) : 25 - 34
  • [9] 青海省阿尼玛卿带布青山蛇绿混杂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形成环境
    边千韬
    罗小全
    李涤徽
    赵大升
    陈海泓
    徐贵忠
    常承法
    高延林
    [J]. 地质学报, 2001, (01) : 45 - 55
  • [10] 南秦岭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孙卫东
    李曙光
    Yadong Chen
    李育敬
    [J]. 地球化学, 2000, (03) : 209 -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