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5
作者
张文亚
顾苏兵
机构
[1] 浙江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
脑梗塞; CD62P; 动脉粥样硬化;
D O I
10.16794/j.cnki.cn33-1207/r.2002.01.007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 (CD 62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及其与动脉硬化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2 6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 48小时以内CD 62P的改变 ,其中 10 9例脑梗塞患者于恢复期进行复查。结果  (1)脑梗塞急性期CD 62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2 )初发脑梗塞组恢复期CD62P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P <0 0 1) ,而复发脑梗塞组恢复期CD 62P较急性期无明显下降 (P >0 0 5 ) ;(3 )脑梗塞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恢复期CD 62P较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高 (P <0 0 5 ) ;(4 )脑出血伴脑梗塞者CD 62P明显升高。结论 活化血小板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对血小板活化发生起一定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许贻白 ;
诸金水 ;
王亚仙 ;
何建方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 (01) :25-26
[2]  
实用脑血管病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韩仲岩等主编, 1994
[3]  
Postischemic expression of P-selection immunoreactivity in rat brain. Suzuki H, Abe K, Tojo S, et al. Neuroscience Letters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