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核不育小麦在育种中应用方法的探讨

被引:5
作者
王进先
武克忠
李丽君
机构
[1] 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
关键词
不育株; 主穗; 转育; 可育株; 数量性状; 优良品种; 良种; 亲本; 轮回选择; 重复选择; 母本; 应用方法;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3.03.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高忠丽同志于1972年,在太谷县发现一株无花粉型的不育小麦。邓景扬同志等在总结高忠丽等人试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细胞学观察和遗传分析确定:它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是一个稀有的珍贵资源,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显性核不育基因在小麦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J].
王振富 ;
双志福 .
山西农业科学, 1983, (01) :30-33
[2]   太谷核不育小麦开花习性和杂交技术初步研究 [J].
杨赞林 ;
金陵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5) :15-18
[3]   论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轮回选择 [J].
张绍南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3) :9-13
[4]   显性单基因控制的2-2-3核不育小麦试验研究 [J].
王琳清 ;
程俊源 ;
施巾帼 ;
高忠丽 ;
郭文毅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2) :8-12+32
[5]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J].
陈朱希昭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2) :13-16+34
[6]   回顾2-2-3不育小麦发现十年 [J].
高忠丽 ;
郭文毅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1) :3-5
[7]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鉴定及利用 [J].
邓景扬 ;
高忠丽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1)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