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的BP神经网络模拟

被引:9
作者
侯建才 [1 ]
李占斌 [1 ]
李勉 [2 ]
王民 [1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
[2]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次降雨; BP神经网络; 侵蚀产沙; 模拟;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7.03.017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分析黄土高原韭园沟流域多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了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输入模型变量流域次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对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量进行了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所建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近似揭示复杂非线性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系统的产沙规律,为建立较高预报精度的黄土高原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预报模型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陕北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模型的研究 [J].
王孟楼 ;
张仁 .
水土保持学报, 1990, (02) :11-18
[2]  
降雨与流域产沙——黄土高原产沙模型研究之一[J]. 王治华,黄联捷.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09)
[3]  
下垫面与侵蚀强度及其产沙量——黄土高原产沙模型研究之二[J]. 王治华,杜明亮,姚宁,黄联捷.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10)
[4]   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统计模型 [J].
蔡强国 ;
刘纪根 ;
刘前进 .
地理研究, 2004, (04) :433-439
[5]   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统计模型 [J].
蔡强国 ;
刘纪根 ;
刘前进 .
地理研究, 2004, (04) :433-439
[6]   窟野河流域暴雨侵蚀产沙研究 [J].
李占斌 ;
靳项 ;
符素华 .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997, (01) :12-18
[7]   黑河流域水沙关系模型及其应用 [J].
李怀恩 ;
沈冰 ;
樊尔兰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4) :62-65
[8]  
Rainfall energy as related to sediment yield. Dragoun F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 1962
[9]  
Sediment yield predictionbased on watershed hydrology. Williams J R,Berndt H D. Transaction of theASAE . 1977
[10]   黄土地区一次暴雨产沙数学模型的研究 [J].
曹文洪 ;
张启舜 ;
姜乃森 .
泥沙研究, 1993, (0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