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期的财政政策

被引:7
作者
漆莉莉 [1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
财政; 非正规就业; 养老保障; 储蓄; 财政金融; 人口红利; 老年人口; 劳动力; 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完全积累制;
D O I
10.19477/j.cnki.11-1077/f.2004.12.006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我国1978-2002年间,每年GDP的增长率是9.1%。这么长时期的高经济增长率是由什么做出的贡献?经济学家通过分解之后发现:其中物质资本增长的贡献份额占28%,劳动力增长的贡献份额占24%,人力资本因素的贡献份额占24%,劳动力转移贡献份额占21%,其他体制改进因素贡献份额占3%。在这些引起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物质资本与总体抚养比低带来的高储蓄率有关,劳动力增长得益于农村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也是以社会具有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为前提,由此可见,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在人们不留意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1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J].
蔡昉 .
人口研究, 2004, (02)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