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缘海岩石层结构研究

被引:26
作者
郝天珧
刘建华
黄忠贤
胥颐
刘少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岩石层; 莫霍深度; 边缘海; 深部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中国边缘海—东海与南海为研究对象,在体波与面波数据层析成像结果基础上,结合重磁及莫霍深度反演结果,对中国边缘海的地壳分布特点、岩石层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东海从陆区一直到琉球岛弧的地壳变化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提交了层析成像与位场反演的结果.认为中国东海地区的重力场具有"东西分带"的特点源于深部结构,而冲绳海槽盆地的形成应与大洋板块的俯冲后撤作用有密切关系.同时认为,菲律宾岛弧具有较特殊的结构,莫霍面下凹,上地幔顶部有较低速度的片状体存在,根据判断,南海与太平洋板块沿菲律宾岛弧在这里呈现出对冲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83 / 5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东海及邻域的两条剖面地球物理反演与综合解释 [J].
戴明刚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2) :331-340
[2]   中国东部大陆与东海海域地质构造的相关性分析 [J].
江为为 ;
郝天珧 ;
刘少华 ;
朱东英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1) :75-90
[3]   中国海及邻域岩石圈三维密度分布 [J].
方剑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2) :306-311
[4]   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一条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J].
栾锡武 ;
高德章 ;
喻普之 ;
赵津海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2) :28-34
[5]   西太平洋卫星测高重力场与地球动力学特征 [J].
金翔龙 ;
高金耀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1-6+117
[6]   利用重磁计算解释南海海盆中部地壳结构特征 [J].
杨金玉 ;
张训华 ;
王修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45-50
[7]   海洋油气渗漏烃蚀变带的地球物理检测及在中国海区的应用 [J].
郝天珧 ;
朱振海 ;
张明华 ;
黄晓霞 ;
宋海斌 ;
江为为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2) :245-254+296
[8]   东海及邻区重力异常多尺度分解 [J].
高德章 ;
侯遵泽 ;
唐建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6) :842-849
[9]   国外海洋岩石圈深部结构的地震学研究进展 [J].
梁慧云 .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9, (04) :29-41
[10]   中国海洋地球物理进展 [J].
刘光鼎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S1)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