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湾深海氧同位素2、3期上升流活动——北印度洋冬季风的实证

被引:12
作者
丁旋
方念乔
陈萍
宋成兵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孟加拉湾; 深海氧同位素2、3期; 浮游有孔虫组合; 上升流; 北印度洋冬季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印度洋季风研究的经典地区是上升流活跃的阿拉伯海和索马里海盆 ,孟加拉湾地区季风强弱的变化则是以浮游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值反映的淡水输入量大小来指示的。文章通过对孟加拉湾的MD771 81岩芯的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 ,对比东经90°海岭的MD81 349岩芯的同类分析结果 ,发现孟加拉湾地区在深海氧同位素 2、3期出现上升流生物种丰度上升、表层水古生产力升高、表层水温度下降、温跃层变浅、盐度增加等指示存在上升流活动的现象 ,说明当时该区东北冬季风增强。特别的是间冰段深海氧同位素 3期各古环境的代用指标都形成记录上最突出的峰值 ,且在同期背景值上叠加着强烈的波动 ,认为此现象应是印度季风区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强盛期的相互转换、水体的垂直循环运动等环境信号和控制机制在该区的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孟加拉湾和东经90°海岭260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与印度季风的影响[J]. 方念乔,陈学方,丁旋,胡超涌,殷勇,聂浩刚.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2]   南海东北部晚第四纪古生产力变化 [J].
黄宝琦 ;
翦知湣 ;
林慧玲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2) :65-68
[3]   孟加拉湾MD77190柱状样第3期的韵律沉积记录及快速气候变化 [J].
方念乔 ;
丁旋 ;
陈学方 ;
聂浩刚 ;
张世红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511-517
[4]   孟加拉湾晚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古生产力演变研究 [J].
丁旋,方念乔,万晓樵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3) :52-61
[5]   从稳定同位素与微体化石看南海南部末次冰消期古海洋变化之阶段性 [J].
翦知湣 ;
陈民本 ;
林慧玲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2) :118-124
[6]   晚更新世季风-沙漠系统千年尺度的不规则变化及其机制问题 [J].
丁仲礼 ;
任剑璋 ;
刘东生 ;
孙继敏 ;
周晓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5) :385-391
[7]   二百五十万年来季风环流与大陆冰量变化的阶段性耦合过程 [J].
刘东生 ;
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1992, (01) :12-23
[8]   十三万年来南海北部陆坡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J].
汪品先 ;
闵秋宝 ;
卞云华 ;
冯文科 .
地质学报, 1986, (03) :215-225
[9]  
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业治铮, 1992